錨索張拉是水利水電工程的一項基礎處理工程,是山體加固的重要手段。水利水電工程中現有的錨索張拉工作模式是通過在錨孔部位加裝錨索張拉設備,施工人員根據設計圖紙,手工進行錨索張拉操作。該工作模式普遍存在著控制精度差、施工效率低和質量管理難等問題,現場張拉數據不能得到及時匯總、分析,難以根據施工情況及時對張拉策略進行優化調整。錨索施工信息感知不全面、實時分析不足、控制水平低等問題亟待解決。
2023年8月,中大華瑞將物聯網、大數據、自動控制、軟件技術引入水電行業錨索張拉工程,研發一套基于中央服務器集中管控的智能預應力錨索張拉系統,集參數設計、數據記錄、實時監控、在線評估、預警優化、應力監測等功能為一體,實現對整個錨索張拉工程的全過程、全周期智能化管理。此次成功應用獲得了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TB水電站項目業主方——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的高度評價。
智能錨索張拉系統成套裝備現場應用圖
近年來,中大華瑞圍繞智能錨索張拉系統裝備申報了國家專利15項,已成功獲得授權專利13項,軟件著作權5項,出版論文1篇。該裝備在大型水電站的成功應用,實現了錨索張拉自動控制張拉力和位移,自動記錄數據,自動生成符合規范的報表,大大降低了現場工人的工作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以科學、規范的智能張拉替代人工經驗操作,解決了以往控制水平低、控制精度差等難題,錨索施工質量得到有力保障;現場數據實時上傳至中央服務器,提高了錨索施工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
已授權智能錨索張拉系統的相關專利及軟著
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TB水電站位于云南省迪慶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中路鄉境內,是國家“西電東送”骨干工程,是云南省“四個一百”重點建設工程,也是中國華能首個實施綠色智能建造、工控系統全面國產化應用的標桿示范工程。TB水電站共裝設4臺單機容量35萬千瓦的水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40萬千瓦。電站全體建設者團結協作、攻堅克難,克服了環境艱苦、地質復雜、工期緊張等困難,在安全、優質、高效開展電站建設的同時,以主關鍵線路大壩工程連續5個月平均上升14米、年最大上升126米,刷新了碾壓混凝土壩上升速度新紀錄,以26.5米長芯樣刷新了碾壓混凝土重力壩取芯世界紀錄,取得了全部機組轉輪零配重出廠的優異成績。電站建成后,預計年平均發電量可達62.3億千瓦·時,相當于每年節約標準煤約19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507萬噸,為云南省和廣東省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
上述內容如有違規,請及時聯系我方。聯系方式:028-62750576。